什么是间歇性精神障碍,有哪些特征

  在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过程中,间歇性精神障碍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实际上,它是并非医学概念,而是法律上的概念。

  间歇性精神病人,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丧失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这种精神病人表现的特点是:精神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头脑是清醒的,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发病的时候,就丧失了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其精神病是处于间断性发作的状态。

  基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这一特点,刑法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这时他具有与正常人同样的行为能力;而在其发病期间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以及其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时候是处于精神正常状态还是处于精神病发病状态,也必须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鉴定。

》》点击在线咨询,与医师在线交流!《《

  医学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期。缓解,精神症状已消失的,才可以认为精神正常,评定为责任能力;虽处于缓解期,仍有残留症状或者性格改变的,精神状态不正常,出现危害行为时,其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可以明显减弱,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

  也有几种精神疾病如癫痫、躁狂抑郁症、癔症,可以呈间歇性发作,不发病时一如常人。即使是少数呈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病,在发作后,在间歇期仍可能出现某些精神障碍,如癫痫性性格改变,癫痫性智能障碍等,可以出现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明显减弱的危害行为,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因此不能认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病未发作时实施的任何犯罪都属于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从而使其都承担刑事责任或承担的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障碍患者如触犯法律,其鉴定存在很大的争议。同时由于病人的状态在正常与非正常之间转换,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间歇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日常防护。如果对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预防治疗等还有疑问,可向本站在线医生咨询。

本文章链接地址:http://www.jnjsk.net/jsza/353.html

上一篇: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下一篇:双相精神障碍的病因
相关文章
online contact在线联系
回顶部